凌晨約四點起床,天尚未亮,滿天星斗,閃閃發亮如鑽石般的耀眼,帶著頭燈摸黑從滑雪山莊出發,徒步走了約 6.8K前往小風口合歡北、西峰登山口,今天的重頭戲也是合歡群峰最需要耗費體力與意志力完成的合歡北峰與西峰,去程:七上八下,折返:八上七下,最自虐的一條不怎麼親民路線,但至少路徑十分明顯,不易迷路。
但昨晚始終難以入眠,因為大通鋪隔壁睡了一位法國遊客,整晚打呼到天亮,這也是睡大通鋪的缺點,建議下次如果再來的話,最好帶耳塞之類,比較不影響睡眠品質。
日出天空,意外晴朗,加上高山空氣清爽,把整個合歡群峰及週圍山脈染上金黃彩衣,讓我精神抖擻,讚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每個視覺角度都是一幅畫,相機怎麼拍都美,真不虛此行。
沿路上盛開的台灣百合
走在台14甲線上,光看這些景致就值回票價,但我也不能停留過久,以免耽擱今天的行程,
合歡西〈北〉峰登山口位於台14甲線36.7K,小風口遊客中心附近。
如果只有單純攀登合歡北峰,距離登山口僅有 2K,咬緊牙關攀爬前面 1K的陡坡之後,地形平緩 1K到北峰三角點,
如要續至合歡山西峰,必須再行 4.7K,個人建議至少帶3,000cc 以上的飲用水及行動糧。
合歡山北(西峰)登山口到合歡山北峰,距離約 2K,
前半段 1K左右,一路攀爬陡坡,之後的1K,屬於緩坡平路,算是先苦後甘的攀登路線。
每隔0.1K都會立樁標出里程,也提醒登山者路徑,避免迷途走錯方向。
回望台14甲。
折騰了雙腳攀爬了 1K之後,距離北峰總算過半了,接下來就是比較平緩的坡道,
視野遼擴,一座座山岳綿延不絕........
這裡就是有名的微波反射版。
看到許多山友在此紮營避暑,有的因為考量合歡西峰的路程較艱辛耗費時間,提前到此駐地,
以便摸早黑續攀合歡西峰,當然也有許多攝影愛好者,在此拍攝星軌及日出,目的不同,但投入大自然懷抱是一致的。
在三叉路口路標明確,前面方向續行往天巒池。
終於在最後的1K平緩坡道,順利抵達合歡北峰,完成第二座百岳,海拔:3,422公尺。
休息片刻,為把握時間避免酷熱陽光,趕緊繼續往合歡山西峰前進。
前往合歡山西峰,會經過幾個幾乎垂直陡峭的山稜線,牢牢的抓緊護繩,一步步踩穩,否則就失足滾落深淵。
遠眺合歡西峰,一想到腿就軟了。這時才體會前人所謂的:翻山越嶺的概念。
來到這裡三叉路,一條是續行往合歡山西峰,一條是往華崗,需溯溪─合歡溪。
鑽入叢林裡的指標路線,合歡山西峰近在咫尺。
鑽入這段叢林之後,就看見合歡山西峰,剩下1K的爬坡,
體力已經快耗盡,實在是靠著意志力龜爬上去,而此時我發現背包的水袋已經沒水,
但無論如何,先登頂再來想辦法,喉嚨已經乾到沒口水。......((驚))
感動自己的堅持,台灣第三座百岳:合歡山西峰,海拔:3145公尺,順利平安登頂。
登頂拍照留作紀念後,我趕緊拜託其他山友,向每個人多幾口飲用水,以備折返回程飲用。
熱心的山友們,也毫不吝惜每人分擔一些給我,令人十分感動與溫馨,
或許遠離塵囂;放下名與利,只有沉浸自然山林裡,更能體會到人與人真誠互動,情感、信任與分享。
我們一票人有緣在這路途上,登頂休息到12點半左右,考量腳程體力,我就提醒大家差不多要原路折返,結束今天的行程。
註一:
因為合歡山西峰不在生態保護區內,不需要申請入園,但必須向內政部警政署申請入山證,列印核准入山證攜帶備查。
註二:
如有山友們計劃攀登合歡西〈北〉峰,建議一定要清晨提早抵達登山口,一般腳程來回路程,大約花費10-11小時左右,
攜帶足夠糧食及飲用水,千萬不要像我只有攜帶2,000cc,不足以應付酷熱天氣及翻山越嶺的地形,
為預防天氣變化,一定要攜帶頭燈及備用電池。
留言列表